近日,有一则炸裂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疯传!
据悉在某社交媒体上,有一位自称爱国的留学生,表示自己要带着自己的第一桶金回到祖国的怀抱,建设中国。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第一桶金并不是自己赚到的,而是刷爆美国银行资本家的信用卡14万美刀,折合人民币100万。

目前,这位留美学生删除了相关网络社交账号与相关文章......
具体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刷爆100万回国?!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该留学生配了几张信用卡的截图表示自己刷完100万人民币要回国了!
评论区网友都炸锅了......
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啊!
网友纷纷谴责!
听说这事后,网友直接炸锅了。

有人表示,这真的是前人砍树,后人遭殃。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行为是抹黑整个留学生群体。一颗老鼠💩坏了一锅粥!
“你们这样搞,以后出去的留学生很难办呐!简直就是过河拆桥。”
还有一部分人表示,这种行为很常见的啦。
“最早最早我08年上大学,就听浙江的同学讲过他亲戚就这么干的,不过是在日本。”
“20年前留学英国,大家快毕业回国的头几天都会刷爆所有信用卡!”
“我曾经也是......”

还有一部分人表示,这大概是编的,
留学生根本拿不到14w美元的额度。

而美国的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美国政府应该停止向所有中国留学生提供信贷!
如果银行在某些人群中遭受巨大损失,他们就会停止向这些人群提供信贷。换句话说,未来的留学生将会受到伤害。
总的来说,这一行为在中美网民中引发了激烈讨论。
中国网民的反应褒贬不一,一些人提醒道这种行为可能对未来出国留学的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有人回忆起20年前留学英国时的类似情况。美国网友则担心这种行为会影响未来留学生的信贷问题,有观点认为如果这种情况广泛存在,银行可能会停止对特定群体的信贷服务。
然而,也有网友认为这可能只是一个网络笑话,并不应当当真。他们质疑留学生如何能获得如此高额的信用额度,并指出如果这是真的,这种行为属于欺诈,因为有意刷爆信用卡并不还款涉嫌刑事犯罪。
▎本人后续回应!
没想到在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之后,贴主本人又发布了新的内容。
截至目前还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一个编的故事。
但无论如何,不管是套现跑路还是编故事来博取流量都是不对的行为!
▎究竟有没有影响呢?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有人刷爆信用卡套现然后回国。
据了解,有留学生透露,居然还有专门组织帮留学生去执行这种计划,特地联系即将回国的留学生去购买信用卡。
据一位曾经卖掉自己信用卡的留学生介绍,对方获得信用卡后狂刷一通,然后就消失了。
这种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实际上早在多年前就有留学生开始尝试了。
郑同学在出国后购买了一台约1000刀的电脑。有同学告诉他,商店买不划算,有“门路”可以4折购得。
那位同学带他去了一处高层公寓。公寓内各种物品甚至比许多奢侈品店还要丰富。从香水、化妆品、衣帽到电视、电脑、名牌包,应有尽有,而且全部都是正品,连收据和保单都一应俱全。
一位即将毕业准备回国发展的留学生表示,他们准备快速抛售这些刚购买的物品以变现。
对于这些名牌奢侈品的来源,他毫不避讳地表示,就是通过信用卡额度的套取,反正不回来了,也不在乎信誉。
那么真的走了就可以逃离债务了吗?
有律师表示确实难以追查,加拿大移民律师George Lee指出,确实有留学生在离开加拿大前利用信用卡进行大量购物后以低价销售物品,并且通常很难追回这些债务。加拿大BC大学的名誉教授Setty Pendakur也提到,这种欠债不还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且这些学生回国后往往不会受到任何法律后果。
一些国家因为过去有这样的“先例”,已经将对外国留学生的信用卡额度降至最低,甚至有些银行只发储蓄卡。
但也有相关机构表示,会成为失信人,可能会被跨国追债!
首先,这种行为将让大家被列为失信人,这将直接影响当地的消费和银行信用业务。

其次,跨国追债是一定的。欠款数额再小,一旦违约金和罚金滚动增加,国外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就可能请讨债公司进行跨国追债。
追债公司会根据留存的信息轻松获取留学生周围人的联系方式,有时甚至会联系到在国内的雇主,进行催收。
除此之外,这种行为还可能让你面临引渡。许多国家之间签署了引渡协议,而恶意不还款的行为在许多国家都被视为犯罪,可能被定性为金融诈骗罪。
///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抱以侥幸心理,觉得肯定不会查到自己头上来的。千万不要冒险让自己成为失信人!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到自己,还可能影响整个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声誉。
留学不易,自己赚钱最踏实,赚快钱是来得快,但是保不齐哪天就会因为这段经历而葬送前程!得不偿失!
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帖子的呢?欢迎留言分享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