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北美留学故事
转载:北美留学故事
直播预告
正文
我和Choate的关系是复杂的。她是我热爱的母校,但同时也是一个我经历了很多痛苦的地方。
我很清楚地记得在2020年3月10号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我坐在床上用手机登陆进portal,看到蓝色和金色的彩带之后开始尖叫庆祝。我当时从美初8升9,跳了一个年级,其实很冒险。进Choate是我当时最大的人生成就,我感觉之前付出的努力第一次被认可。我的爸妈也很高兴,不断告诉我他们为我感到多么骄傲。我小学在体制内属于传统的“学霸”,从没感到过真正的热爱或者自信,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到了美国之后我其实很迷茫,我发现这里对于成功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成绩那么简单。有了Choate这个平台之后,我下定决心要在各方面都获得发展,去往更高的地方。
谁知在Choate的旅程从一开始就充满波折。因为疫情,我前半年都在国内上网课,对学校真正的样子一无所知。过完新年,我好不容易在迪拜折腾了两周后到学校,发现一切都很冷清,死气沉沉的。网课上了太久,我的学习习惯和社交能力都退步了很多,只不过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还在不断地找机会做更多的事情。九年级我浑水摸鱼拿到了A+均分,但到了十年级就开始漏洞百出。我报了最难的课,参与了各种各样的社团和校外的比赛。我想做的东西太多,但时间管理能力跟不上,长期睡眠不足,开始有抑郁倾向。但在老师和心理医生告诉我要做减法的时候,我跟他们说我没事,因为我觉得这是对于我毅力的锻炼。我不愿意放下“我是学霸”的人设,因为我想要做得比所有人都好。
那段时间我其实很讨厌我的学校。我经常在深夜崩溃,感觉自己没办法坚持下去了。我以为这就是Choate学生的常态,毕竟在我的认知中,顶尖美高就是压力锅。我看到很多履历金光闪闪的学长学姐,认为这种痛苦只不过是出人头地的必经之路。我的“无知者无畏”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成绩维持在4.0以上、社团参与度很高、录取了学校里8个人的科学研究小组、校外也赢了大大小小的奖。我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马上就能看到尽头的光。我还记得每次假期结束之后回到校园那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看到教学楼和宿舍会有生理性不适。当时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毕业,赶快逃离这四年的地狱。
很矛盾的一点是,我也通过“Choate”满足自己的虚荣心。Choate是全美前三的寄宿美高,在国内美高留学圈里也颇有名气,我很享受别人听到我在Choate的时候立刻产生的敬意。这个title为我带来的福利在有形无形之中体现,比如和校外同学联手做项目打比赛的时候,还有在夏校交朋友的时候(有一次碰到另一个寄宿美高的同学对我当面说“Wow that's so impressive”)。我知道Choate为我带来的资源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一直没有把自己当作Choate的一部分,而是把我们的关系当作一场交易。
The Choate News报社毕业派对
我开始意识到要改变是在十年级后的暑假。那一年我真的太累了,暑假里准备好好休息放松一下,除了去纽约时报夏令营玩两周之外没有任何学术的安排。我到华盛顿DC的郊区住了一段时间,每天登山、划船、游泳。我感觉我慢慢找回了我自己,重新找到了对于生活的热情。
十一年级开始,我更忙了,要搞科研再加上TEDx和报社等等的课外活动。但我开始注重我的心理健康,并且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时刻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的工作量真的巨大,对于我这种不是纯理科生的人来说很难,经常熬到凌晨三四点。但我一直不断调整自己,每天规划好时间并且参与更多社交活动,让我获得了更好的平衡。从那时起,我才开始慢慢有“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这个地方属于我”的感觉。
那一年我也经历了一次大挫败,没有申请上校报主编。我从九年级开始就为报社投入很多工作,也被选上成为年龄最小的section editor,但到最后一轮竞选主编的时候我却落选。当时这对我的打击很大,我原本以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本来这个位置应该是毫无悬念的。但这次失败也让我反省自己是不是做的太多了,是不是太功利地去看待这些机会,最后反而失去了我想要的东西。回过头来,这其实是blessing in disguise,因为如果我选上了的话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去胜任,而且也会阻止我去做我需要做的其他事情。
这个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直到现在我也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提醒自己拿出最好的状态,带着热情做每一件事。逼迫自己从人格上进步的过程是很辛苦的,但我就是在这种辛苦中慢慢成长,一点点变好。
科学研究项目的cohort合照
虽然大家都说十二年级是压力最大的,但对我而言这一年是最开心、最充实的一年。即使是在最忙的Senior Fall,我还是很享受生活。那个学期我给自己设立了四个主要目标:1)每门课都取得好成绩,2)当一个好的宿舍长,3)尽自己努力做出最好的科研final paper和presentation,4)尽自己努力写出最好的大学文书。我还记得当时每天忙到爆炸的感觉,醒着的17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但当时的压力是让我感到刺激的,因为我是带着使命感和热情完成每一个任务的,而不是像是十年级时那种累到半死不活的感觉。晚上也会因为压力大哭,但哭完之后第二天照样起来完成任务,我觉得这就是我获得的成长。
Fall term我的advisor跟我说,所有老师都称赞我学习的热情。其实我也挺惊讶的,因为我都没有刻意去在课上去展现出我的热情,甚至觉得自己因为在忙申请文书所以没有百分百投入到课业当中。但因为我的心态转变了,发自内心地享受学习的过程,周围的人也都能感受到。
通过从十一年级开始的不断调整,我对于生活的态度开始有很大的转变,在各方面都变得更成熟,时间管理和社交方面也有进步。从十二年级开始,我真正地感受到,之前觉得过不去的坎其实都是小菜一碟。状态真的能很好地反映运势!十年级时的我是很悲观的,觉得只要期望值低就不会失望。现在的我就是觉得自己值得最好的!心情好,人就顺,这种能量也会影响身边的人。
为朋友庆生的聚餐
所以Choate真正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回顾四年,我发自内心地觉得Choate是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地方。在Choate资源太多了,包括课程、课外活动、人脉。每个人都有无限选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我之前做的很多选择并不是最好的,但我的挫败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虽然Choate和大校比起来人不算多,但这里的群体特别多元化,有很多来自不同背景以及拥有不同兴趣的人。我之前对和我不一样的人不感兴趣,比如运动员和艺术生,因为我觉得他们和我没关系。但在打开自己去和各种各样的人社交之后,我发现在我的世界外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我相同年龄的人也有着独到的见解,有的时候我太关注于自己身上反而会局限自己的视野。我今年开始做了一个自己的播客节目,去采访我身边有意思的人,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意识到Choate的人脉资源多么宝贵。
过去的两年我非常珍惜去上的每节课,和朋友在一起每个瞬间,即使是辛苦的时候也不断努力找到新机遇和小确幸。我真正在这个集体里找到归属感的时候,是我开始不那么在意“Choate”这个title的时候。
我通过这个学校获得的价值并不再是来自外界的认可,而是沉浸在这里的每一秒。当我开始真正感觉我属于Choate之后,我才开始意识到在这里的时间多么珍贵。特别是从这个学期开始,在没有了大学申请的压力之后,我就更加专注于珍惜在这里的一切,不论是课堂内外。去年我看到学姐快毕业了还在努力复习考试,我还想这时候为什么还有在意成绩,但我现在完全明白这种心态。P.S. 我现在还在复习AP日语考试!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抵大学学分,只是纯考着玩哈哈哈哈。
毕业班的校友晚宴
说到大学申请,这是一件我拖了很久都没写的事。我一开始的目标很远大,因为我觉得自己有这个实力,周围的人也一直说我没问题。我给北美留学故事做了很多采访,也从很多学长学姐身上吸取了经验。学校老师很鼓励我,我的顾问也挺有把握。我改了很多版文书,和顾问一起讨论了很久profile,最终觉得有信心申请大藤。早申被defer的时候,我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还有很多机会。RD轮我没有申上目标学校,周围的朋友、家人,甚至是顾问都不敢相信。我有一阵子感觉自己的人生失败了,因为我为这个时刻准备了四年,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最后不但辜负了我自己,还辜负了身边很多看好我的人。
最终我很幸运能在RD轮收到几所名校的录取,最后决定commit芝加哥。这虽然不在我原来的计划之中,但我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我爸妈从去年开始就跟我说,不管我最后大学去哪里,以我目前在Choate的表现来看,他们觉得我已经成功了。我当时觉得他们只是在安慰我,毕竟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最终的结果。但我现在明白,我做的一切并不仅仅是为了一封录取信,因为人生的路很长,我在这里获得的知识、友情和能力对我接下来一生的幸福都很重要。
我很感谢我在Choate的朋友,大家在整个申请过程中都非常地支持对方。虽然有时候Choate的确是一个压力锅,但大家一直都是共同进步的,都希望看到别人好,这一点我觉得很难得。大家的关系完全没有因为大学申请结果而改变,最好的朋友们还是在一起享受最后的时光。
刚来到Choate时,我觉得高中四年结束后就完成了人生最艰巨的挑战,但现在的我发现,这里只不过是真正人生的开始。之后的旅程只会越来越精彩。
还有十天就要毕业了,我真的感到特别特别不舍。在Choate的四年注定会改变我的一生。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高中最后的时光,累的时候抬头看看天空,和喜欢的人多说说话,因为时间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溜走哦~
中国学生美本录取大数据:
相关阅读:

作者:NA北美留学故事,转载:北美留学故事,
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