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正式确诊为INFP。
如果看不懂这句话,那么恭喜你,你还没有被铺天盖地的MBTI洪流淹没;
或者说,你还没有体会过又敏感内耗、又要强壮镇定的感觉。
作为社交平台上讨论度居高不下的一个人格,INFP的风评十分两极分化:
一边说他们是“最没用的废柴人格”,另一边又说他们是“最接近神的人格”。
有MBTI的地方就有INFP的身影
搜索别的MBTI时,关联问题往往是:“最适合什么工作”“最大职场优势是什么”……
而到了INFP这里,他们最想问的,可能是“INFP真的不适合在社会上生存吗?”
INFP内敛安静,在日常生活里的存在感并不高,但网上一直流传着关于它的传说。
INFP的生活/图源:小红书@吃不饱番茄,已获授权
在INFP的所有传说里,最大的“黑料”或许来自于职场。
当MBTI还未像星座一样成为社交密码,只是干着本职工作“职场测试工具”时,INFP就开始了它“不受待见”的一生。
I、N、F、P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着内向、直觉、情感、知觉。组合在一起,便被认为是比较难以社会化的人格。
在职场人格里,有个“鄙视链”传闻:
P是一般悲剧,NP是普通悲剧,INP和EFP是超级悲剧,而INFP则是终极悲剧——属于HR看了都叹气的类型。
INFP们往往内向、随性、容易内耗、倾向于躲避竞争,每一点都让他们的职场生涯看起来很难活过一集。
有INFP为了适应职场,试图转变为其他人格,但发现无论再怎么伪装,底子还是INFP,现在努力工作,是为了将来有一天不工作。”
拿不起,也放不下
于是,INFP的离职率自由职业者含量都比较高,常常出现在社交平台的“妈妈,人生是旷野”区域。
如果说ESTJ是天选打工人,INTJ是天选考研人,那INFP大概只适合当天选富二代——
生来不用为自己的人生发愁,只需要关心人类未来。
论INFP的夜生活能有多丰富/图源:小红书@本宁,已获授权
如果你以为放假了、下班了、离职了,INFP的舒适区来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他们的噩梦才刚开始。
INFP常常会因为嘴软心软而答应社交邀约,其实自从答应后,他们就无时不刻不在期待,对方能取消约定、鸽掉自己。
人生格言:今天真不容易呢
在社交场合,INFP除了有I人常见的局促,还有他们特有的“社交五分钟,复盘一整天”。
INFP是高敏感症状多发的人格,你以为不经意间的一个语气或是微表情,他们可能午夜梦回之时还在解读:
“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让ta对我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个INFP的内心戏能有多足/图源:小红书@吃不饱番茄,已获授权
由于极易内耗,INFP时常会选择尽量避免麻烦别人。
即使求助别人只需要几分钟,他们也宁愿独自鼓捣几小时,因为前者往往会让INFP付出成倍的情绪劳动。
尤其是两人以上的社交场合,INFP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被看到/图源:小红书@风月若许闲,已获授权
INFP不擅长社交,当然也包括恋爱。
在择偶界,INFP风评和在职场差得不相上下,“”他们就像一块崎岖别扭的齿轮,却有苛刻的精神需求和强烈的情感需求,并且多患有回避型依恋的并发症。
“给我一点空间,但别离我太远。”
“我现在很幸福,但是这种幸福终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
“恋人半小时没回消息,情绪发酵,开始假想分手后的生活。”
“10分钟前,我要和你全世界第一好;10分钟后,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我。”
这些拧巴的瞬间,都是INFP进入亲密关系后的常态,而攻略INFP必备的一句话则是:我爱你破碎,胜过你的完美。
因为一个小细节疯狂上头也是INFP常做的事/图源:小红书@本宁,已获授权
社交语境中的INFP表现得像一款续航很差的电池,而他们最好的快充方式就是独处。
因为只有当空无一人的时候,他们才能无所顾忌地安心当一个活着的“死人”。
身体是摆烂的,精神是萎靡的,大脑是神游到外太空的。
他们偶尔也会在假期前做了一些计划,结果假期后原封未动,理由是工作日太累,需要休息一下犒劳自己。
但又因为假期躺得太舒服,工作日更无法适应,“反职场属性”大爆发…… 
每个独居的INFP都懂,一束阳光溜进房间就是最幸福的时刻/图源:小红书@MBTI盒仔,已获授权
但INFP这个如此“乱七八糟”的人格,又怎么可能因为某个单一的状态轻易满足呢?
无需被社交消耗能量的INFP,也会有两极分化的状态。
时而觉得自己强得可怕:“我一个人就能这样幸福地过一辈子”
时而又会被孤独感侵蚀:“真的没有人在乎我了吗?”
INFP会在“快关心我”和“别靠近我”之间反复横跳/图源:小红书@风月若许闲,已获授权
INFP只是不爱社交,但并非不爱出游。
只是他们出游的节奏过于随性,不太适合结伴同行,容易遭同伴嫌弃,或被同伴逼疯。
毕竟INFP最高的人生信条就是:看心情。
他们是最擅长“说走就走”的那群人,是否提前计划并无差别。反正路走着走着就会走神,计划做着做着就会搁浅。
“你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没办法用逻辑解释……”
不用指望他们做攻略,因为他们的出游宣言是:“到了再说”。
但INFP作为出游搭子,还是有优良品质的:
如果路上错过美食或者景点,他们绝不会有丝毫怨言,并且会乐观地安慰你,所见即是最好的风景。
没计划的生活充满惊喜/图源:小红书@INFP的草稿箱,已获授权
过于随缘的性格,配上过重的好奇心,让INFP有很多散装爱好。
没有人比INFP更懂三分钟热度,他们兴趣广泛,对好玩的事物见一个爱一个,并对每一个都表现得极其狂热。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立刻扭头去爱另一个。
“INFP的爱好,就像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他们常常一顿操作猛如虎,归来仍是入门级,家里的吉他、相机、画笔散落各处,问就是“爱过”。
INFP至死都有尝试新事物的热情/图源:小红书@INFP的草稿箱,已获授权
INFP的内向、敏感、随性、天马行空都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缺点,只是有些时候难以和主流价值体系磨合。
换个角度看,他们浪漫又细腻,充满同理心和好奇心,还拥有超强的感知力和富足的精神世界。
代表艺人如王安宇/图源:微博
这些优点也让INFP成为文艺浓度最高的人格,在社交平台上,INFP总能输出充满感染力的文字或照片,被誉为“审美天才”。
树叶隙透过的光影、风吹起的窗帘一角、雨后的彩虹、日出日落……
INFP的相册常被生活里的美好细节填满。
由于热爱记录和分享,INFP会在陌生网友面前表现得十分活跃,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分享欲和表达欲都在网络上得到释放——INFP的“I”,是Internet。
不过,INFP们在网络上偷偷做E有个前提:账号千万别被熟人刷到,不然将换来他们终生的内向。
INFP也被称为最有“灵性”的人格,他们常常能捕捉大自然的情绪
INFP虽然常被996的繁复工作困扰,却在艺术领域展现出极高的天赋。
文艺界的名人中,INFP含量极高,卡夫卡、梵高、赫本、宫崎骏、李安等都体现出INFP的特质。
而今天公开过MBTI的明星里,撒贝宁、李雪琴、赵今麦、还有最近花少中的“易碎人”王安宇等都是INFP。
陈绮贞虽未认领自己MBTI,但“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INFP国不能失去陈绮贞。”
尤其是她的那首《太聪明》,被誉为INFP国的“国歌”。
歌词里有句:“我总是忽冷又忽热,隐藏我的感受,只是怕爱你的心被你看透。”把INFP的内心戏全唱出来了。
INFP的天真和敏感,赋予了他们既美好又矛盾的底色。
虽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但放在艺术作品中,又是极具故事感的立体角色。
其他人安然入睡,INFP独自破碎/图源:综艺《花儿与少年》
《狂飙》中的安欣和很多INFP一样,不擅交际又单纯率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只忠于自己的信仰。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导演孔大山、编剧及主演王一通都是INFP。
电影里的“神经病大聚会”,可以说是INFP精神世界的具象化,那群看着又呆又懵的“怪人”,其实无限接近于真实。
还有《花束般的恋爱》,被称为“INFP女和ISTJ男的爱情悲剧”。
电影中的女主执拗地拒绝着任何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所以当男友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一圈后,说出:
“不是也有结婚之后,继续这样过日子的人吗?不可能一直像以前一样喜欢啊。”女主终于确信他们不再是同路人。
图源: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
虽然总有人调侃INFP是“鄙视链最底端”“盛产废柴”“社会化失败”。
但人在身心疲惫、社交受挫、失去目标时,都有可能变得跟INFP相像。
传闻中,INFP有两大终极心愿:1. 世界毁灭;2.有人爱我。
大多数人在低谷时期,都可能会在心底呐喊这两个朴素的心愿。
只不过作为“乐观的悲观主义者,INFP早早看透,痛苦是人生常态,所以直接让美丽的精神状态一步到位。
INFP有自己专注的小世界/图源:豆瓣@最多七个汉字,已获授权
INFP又有什么错的呢?他们不过是在社会齿轮碾过时,依然保留着天真,渴望最纯粹的美好事物。
“世界纷纷扰扰,INFP只在意路边的小花开得好不好。”
INFP的世界里可以没有人类,但是不能没有可爱的小东西/图源:小红书@MBTI盒仔,已获授权
有人说,请停止给INFP装上刻板印象,INFP不是一款时尚单品。
但对此,INFP可能说:没关系,这世界就是个巨大的INFP。
毕竟INFP的状态,其实是大多数人褪去社会面具后的常态:会害怕孤独,也会需要独自发疯,会躺平摆烂,也会执着追求所爱。
虽然有时喜欢对这个世界放狠话,但仍愿感受和热爱世界的所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