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小时候大运动能力比较滞后,8个月时候我带她去淘气堡玩,一起玩的大部分同龄的孩子,那爬的叫一个快,我闺女每爬一步都跟砸夯似得

但那会她小,虽然我们动作很笨,但心态很松弛,别人做的再好,也与老娘无关,慢慢悠悠的到处爬,小小年纪拿捏了人生的节奏感
‍‍‍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闺女智商增加了,“人生的智慧”却减少了
‍‍‍‍‍‍‍‍‍
四五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带她玩拓展项目,依然是其他小朋友走一圈下来,她可能第一个小关都走不过去。
但不同的是,人家这会儿有自尊心了,看自己玩的不好,嘴上跟我说要走,脱了装备以后,站那不走,恋恋不舍,跃跃欲试。
我看出了她的小心思,就跟闺女说:“这是第一次玩拓展,其他小朋友可能都玩好多次了。”
“咱们刚开始玩呢,你的任务不是把它玩好,而是要收集经验金币,当你攒够20个金币时,一定跟现在不一样”

“我们再去收集一次经验金币好不好?”
我女儿听我这么一说,虽然还扭扭捏捏的,但真的又回去玩了。
等她又玩了一遍下来,我赶紧跟她说(主打一个趁热打铁)你又收集了一枚金币,现在我们有2枚经验金币了。
就这样,慢慢的,金币的事也忘了,芊芊也不管自己玩的好不好了,只要老娘喜欢玩,我就玩(心态又稳了
)。
结果她就这样越玩越多,越玩越多,后来拓展项目竟然成了她的强项。
所以,让孩子畏难想放弃的从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们对失败的看法。
我们作为老母亲,不是要谆谆教诲她要有抗挫能力,而是引导他们改变对失败的思维方式。
行了,今天不藏了,把我用了多年屡试不爽的3个帮孩子“满血复活”的神句,老老实实给你们交出来了
这3句话我来一一举例,并一一给你们讲清楚每句话的底层逻辑
1、你正在在收集经验金币呢
2、恭喜你要往下一个阶段进阶了
3、妈妈小时候也一样

你正在在收集经验金币呢
这句话就是我开头说的芊芊玩拓展的例子。咱们可以用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的阶段。
孩子如果在开始阶段就想放弃,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想做好一件事,都是一个慢启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开始没什么效果,需要我们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才能做好。
所以他们非常容易把刚开始的做不好=自己做不到
这个时候咱们就可以帮孩子把这个积累过程可视化。经验积累是抽象的,孩子感受不到,而收集经验金币是具象的,就能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过程中那种积少成多的成就感。

恭喜你要往下一个阶段进阶了
这句特别适合用在瓶颈期。
芊芊刚学日语入门挺快的,突然有一天她跟我说,妈妈我永远都学不好日语了,我永远不能像日本人说的那样好的。‍‍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因为我学了这么长时间了,但是还觉得日剧里好多听不懂,好多也不知道怎么说。
👩:闺女,因为现在你遇到了一个瓶颈期,进步没有刚开始快了,这种挫败感很难受,让你就以为自己不行了。但你知道瓶颈期意味着什么吗,不是意味你退步了,而是恰恰相反,意味着你学的更深了,意味着你要向下个阶段进阶了。”
果不其然,过了大概3、4个月后,我发现我女儿日语真的进阶了。
她还写了一封日语长信给5年后的自己,虽然我看不懂,但我看到“自信”的字眼(鉴于尊重女儿的意思不能公开内容,给你们看看自信就行了
)。
很多时候孩子放弃在瓶颈期,是因为突破瓶颈期需要积累的数量发生了量级的变化,可能翻好几倍才能有一点小的突破。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验,当你到达一定水平时候,每提高0.1都是艰难的。
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不是说明他能力就到这了,或者他是个怕困难的人。而是如果他感受到的进步小了,是因为他学的更深了,他要进阶了。

妈妈小时候也一样
这句话呢,就是万金油,几乎适用于任何情况。
比如
🌰你这次剪纸没剪好,妈妈小时候也一样,刚开始剪的歪歪斜斜的,后来老剪老剪才剪好的。
🌰你不想数学了是吧,妈妈小时候一样,数学刚开始总是不开窍,都不想学了,后来发现学着学着就慢慢懂了。
让孩子想放弃的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以为只有自己做不到。
这会让他失败当成一种只针对他个人的威胁。但是如果他发现,原来妈妈或者别人也曾经也有这样的经历,这种威胁就会解除。
孩子反而会把失败当成成长的常态,而不是成长的负担。
学会了吗?亲爱的们,试过你就知道有多好用了
END
另外,我每周会在圈里分享一些教育新的思考,新的策略,新的认知,外加我的各种日常。
感兴趣的妞,可以长按识别👆加芊妈小助手,她会第一时间给大家同步我发圈的内容~~
🛒本周芊妈推荐好物

👉61真的能带孩子走进“空间站”,就靠这本2米多长的全景立体书(点击下图👇看我详细分析)

👉女儿初二也没近视,自用两年电动反转拍后,我换了款更好用的(点击下图👇看我详细分析)
👉让女儿背书更快更好的神器出现了,实时返听真的更好记忆(点击下图👇看我详细分析)
视频版
喜欢视频版的妈妈,可以关注【芊妈i陪娃】的视频号,每次3分钟,和芊妈一起升级认知,用大脑的高阶思维,打败育儿焦虑,并用有效的策略,落地你我已进化的认知~
点开芊妈的公号名片👇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只会写干货,而把你们弄丢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