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ing Global 出海周报」是创业邦推出的出海系列栏目,旨在为出海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精选出海大事件、海外大公司、投融资消息,本篇为栏目第237篇报道。
整理丨赵晓晓
本周(2024.05.13-05.19)出海大事件包括小米国际业务部副总裁向征离职;美国房地产大亨组建财团,欲竞购TikTok;Temu 正在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Shein否认已经决定在伦敦上市;阿里预计8月底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软银财年亏损减少;极兔中东获易达牵头中东资本数千万美元增资等。
大公司
小米国际业务部副总裁向征离职
近日,小米核心决策团队的国际业务部副总裁向征离职。 向征在2018年入职小米,当时雷军和原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均在微博发文表示欢迎。雷军称“此次向征的加入将进一步助力小米海外业务的高速发展”。
在向征的带领下,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但与雷军2021年喊出的“三年全球第一”的目标仍有差距。
综合来看,向征在任的2018-2023年间,小米手机全球市场份额一直在第三至第四位之间徘徊,但整体份额由2018年的8.9%增长到了2023年的14.1%。ID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小米以14.1%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三。
2021年,雷军曾在小米12发布会上提出对标苹果的口号,立下“三年内拿下全球第一”的目标。彼时,小米的手机销量超过苹果,仅次于三星,首次成为世界第二,全球占有率达17%。
有市场人士分推测,向征的离职或许与小米国际业务的表现未达到公司预期有关,此前有传闻小米对全球业务的推进有不满情绪,且雷军可能亲自抓全球化推广。
加入小米前,向征于2009年至2013年间在摩托罗拉移动业务部门担任高级总监,还曾在TCL分别担任了多媒体科技以及通讯子公司CEO。
美国房地产大亨组建财团,欲竞购TikTok
美国亿万富翁弗兰克·麦考特(Frank McCourt)当地时间5月15日表示,其麾下的组织Project Liberty正与同古根海姆合伙公司合作组建一个财团,以收购TikTok在美国业务。
麦考特为美国房地产大亨,曾为美国职棒大联盟(MLB)洛杉矶道奇队老板。他在声明中称,如果达成收购,他计划重整TikTok,“以便让个人用户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数字身份和数据”。
据悉,目前已有多方表示有意尝试竞购TikTok美国业务,其中包括美国前财长姆努钦,以及O'Shares ETFs董事长、真人秀节目《创智赢家》(Shark Tank)的元老凯文·奥利里(Kevin O'Leary)。
当地时间5月7日,TikTok与字节跳动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诉讼,寻求阻止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涉TikTok法案。在相关条款中,字节跳动被限期约9个月剥离其美国业务,否则将面临美国全国禁令。
Temu 正在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据报道,Temu正在调整其商业重点,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并寻找新的增长机会。预计Temu今年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将不到其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而去年这一比例为 60%。
据市场情报公司Sensor Tower提供的信息,Temu今年其广告预算更多地转向了欧洲和其他市场。在美国,Temu的广告支出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用户留存上,而不是吸引新用户。第一季度Temu的美国月活用户数为5000万,同一时期,Temu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月活用户激增了128%。

PDD联合创始人陈磊在3月份的电话会议上首次告诉分析师,Temu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公司将努力与Temu运营的监管机构沟通与合作。
Shein否认伦敦上市
有媒体独家报道,Shein执行董事长唐伟(Donald Tang)拒绝确认伦敦上市这一计划,表示公司希望“探索所有选项”。唐伟还透露,Shein在努力做出一些改变,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不足以”说服美国立法者。
Shein在六个月前启动了首次公开募股(IPO)进程,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初步文件,此后一直未有具体进展。上周传出Shein已开始优先考虑在伦敦上市的计划,并计划最早本月向伦敦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但唐伟表示,“尚未做出任何决定”。
自2023年以来,Shein已经终止了40家供应商的合作,包括因未通过内部采购审计而被解雇的9家和因其他合规违规行为被解雇的31家。Shein承诺在未来两年内将合规相关支出增加50%,并计划将其全球合规团队扩大50%。
不过,Shein仍然专注于美国市场的扩展,并已将合规性作为战略重点。据接近该公司的人士透露,该公司最近成立了法律与合规中心,并计划在全球合规方面花费5000万美元。
阿里预计8月底完成香港主要上市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Q4及全年业绩,海外业务依旧是增长最快的板块,根据财报,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5%,主要由跨境业务增长驱动,尤其是速卖通平台的Choice业务。
速卖通本季度继续实现强劲的订单同比增长,与菜鸟在跨境物流上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了竞争力,跨境包裹5日及10日配送妥投率均同比翻倍。2024年4月,Choice占速卖通整体订单的约70%。海外本地电商层面,Trendyol继续保持订单双位数增长,除土耳其外,Trendyol进一步将业务扩展至海湾地区,并在本季度成为海湾地区下载量最多的电商App之一。
此外,阿里在财报里提到,预计在8月底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转换。完成转换后,阿里巴巴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海外大事件
软银2023财年,字节帮了点忙、阿里拖了点后腿
截至今年 3 月的财年里,软银净亏损 2276 亿日元(约 106 亿元人民币),较前一年收窄 76.5%,好于市场预期。其中,第三和第四财季均实现盈利。软银愿景基金部门投资收益 7243 亿日元(约 336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 1282 亿日元(约 60 亿元人民币)。
这是软银自 2021 财年以来的首次盈利。截至2024年3月31日,软银集团总资产为46.72万亿日元(约 21348.6亿人民币)。同期,2023年的总资产为43.94 万亿日元(约20420.4亿人民币)。
这主要得益于 Arm 去年的公开募集,以及字节跳动、韩国电商平台 Coupang、外卖公司 DoorDash 等公司的良好表现。财报称,阿里巴巴实现和未实现的估值损失达到 9599 亿日元(约 446 亿元人民币)。
优步9.5亿美元收购Foodpanda中国台湾业务
优步宣布将以 9.5 亿美元收购 Delivery Hero SE 在中国台湾的 Foodpanda 业务,这笔交易预计在 2025 年上半年以全现金交易完成,标志着 Delivery Hero 从亚洲市场的撤退。
这笔交易是中国台湾近年来除了半导体行业之外最大的收购案之一。优步计划将 Foodpanda 的业务整合到其 Uber Eats 品牌下。收购完成后,将有助于优步在加强其在亚洲市场的立足点,进一步扩张。
在中国台湾,Foodpanda 和 Uber Eats 一直是外卖服务领域的主要竞争者。据 Measurable AI 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8 月,Foodpanda 的外卖订单量占 Uber Eats 的 52%,略微领先。Delivery Hero 此前一直寻找 Foodpanda 在中国台湾以外的买家,但未取得预期效果。今年二月,这家德国公司曾表示出售其东南亚业务的谈判未能成功。
韩国政府回应全面禁止80类产品海淘不属实
韩国政府5 月16日决定,下月起禁止可能影响国民安全和健康的80类海淘产品,在未获安全认证的情况下在国内流通。此前,海淘产品无需走安全验证即可入境。
按照当时的政策,未获韩国认证的情况下被禁止海淘的包括婴儿车、玩具等34类儿童用品,以及有火灾触电风险的34类电器及生活用品,加湿器杀菌剂等12类日用化学用品。
事情发酵两天后,韩国政府在 5 月 18 日就上述政策作出回应,表示全面禁止海淘未获国内安全认证的80类产品并不属实,政府从未研讨过这一方案。
国务调整室国务第二次长李政垣表示,全面禁止海淘80类产品在实际可行性和合法性方面均不可能。有关部门将对80类产品提前进行安全性检查,仅对有害产品采取禁止措施。李政垣表示,政府没有理由也无法阻止消费者从海外直购无安全隐患的产品。
投融资
极兔中东获易达牵头中东资本数千万美元增资
极兔近日拿到了一笔由易达资本和中东财团的数千万美元增资,主要用于优化提升沙特阿拉伯网络,持续“加载”极兔国际版图。为了继续升级中东本地化战略,极兔下阶段战略规划重点为在沙特交易所上市。
极兔自 2021 年 4 月来到中东,2022 年 1 月在阿联酋和沙特启动快递网络运营。短短两年多时间,极兔末端配送已经实现沙特境内 100% 覆盖,成功应对单日超 10 万件的物流高峰。
按包裹量计,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埃及、巴西、墨西哥组成的新市场,极兔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1.6%提升到2023年的6%,2023年包裹量达到2.3亿件,同比增长369%,全年营收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299.7%。
今年2 月,极兔在沙特的订单量位居行业前二,仅次于本地老牌企业 Aramex,且本地客户占比超 30%。极兔速递的快递业务起步于东南亚,目前横跨东南亚、中国、中东、北非、拉美共计 13 个国家。
雅迪电动车全球第 8 个智能产研基地在印尼奠基
5 月 13 日,雅迪印尼智慧工厂奠基仪式举行,这是雅迪在全球的第 8 个智能产研基地。新工厂预计总投资达 1.5 亿美元(约 10.86 亿元人民币),并将于 2026 年建成,届时将拥有 27 公顷的总面积和高达 300 万台的年产能。
截至目前,雅迪已出口全球 100 个国家,宣称“连续七年全球销量第一”,全球拥有超 8000 万用户。

新加坡金融科技初创公司Osome完成1700万美元融资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Osome日前宣布,公司完成1700万美元资金的B轮融资。Osome由连续创业家Victor Lysenko成立于2017年(此前曾为Rocketbank和Darberry的联合创始人),是一家致力于帮助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电商公司)的公司注册、会计、报税、工资发放等管理流程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人工智能SaaS平台(包含iOS和安卓端的应用)。
在市场表现方面,据介绍,目前,Osome已为超1.3万家中小型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并在新加坡、中国香港、英国、荷兰、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雇用了超400名员工。此外,Osome也强调,仅在23年期间,公司就帮助了超2500家新企业进入市场。
新加坡VRF电池公司VFlowTech完成A轮融资
5 月 15 日,新加坡VRF电池公司VFlowTech完成A轮融资,由全球港口运营商PSA International的外部创新和企业风险投资部门PSA Unboxed领投。新资金将扩展到混合能源存储解决方案、扩大其制造能力并增加研发活动。
VFlowTech于2018年成立。该初创公司声称已开发出“最便宜、最高效的模块化 VRF 电池”,以实惠的价格为可再生能源整合提供持久、可靠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除了目前在新加坡的工厂外,VFlowTech还在印度扩大其制造能力。
关于Going Global
这是创业邦推出的出海栏目,对话一线出海人物,讲述一线出海故事。交流、合作、寻求报道请添加微信xiaoxiao-jun-。
栏目往期周报:
《2023出海营销洞察报告》已上线
点击登录睿兽分析查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