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美育教室里,
有充满活力的创意,
自由自在的创作,
不受拘束的表达,
这些也正是滋养童年的重要养料。
三李小学副校长郭亚平  采访视频
👆点击查看视频👆
一个内向腼腆的女孩向老师主动请缨,希望自己参与创作黑板报;
一个才刚识字不久的一年级男孩,说要看完美育教室里所有的绘本;
一个建在华北平原上的“美拉德配色”校园,充满着五颜六色的手绘校园指示牌和画作装饰……
在三李小学,这种被校长郭亚平称作“小奇迹”的微妙改变正在持续地发生。
  ● 三李小学校园
三李小学地处河南郑州二七区南部的侯寨乡,这里有一处被称作“世外桃源”的樱桃沟,丘陵起伏,沟壑交错。每年3月,愉悦的期待便从樱桃花的绽放伊始,4月下旬,一颗颗樱桃硕果满园。
在这里成长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从小就浸润在美景和美食兼具的“世外桃源”,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然而,谈起孩子们面临的真实环境,郭校长却面露难色,因为学校师资紧缺,老师们需要身兼数职,本来难得可以开心地画画唱歌的美术课和音乐课,孩子们也只能照着画、跟着唱,全然了无趣味。
  ● 郭校长和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合影
“童年其实就是一瞬间,我希望孩子们可以在自由快乐的童年时光,体验和尝试更多奇妙且美好的新鲜事物,对这个世界保有新鲜感和好奇心。”郭校长的愿望很简单,希望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
  ● 孩子们自在地画画、舞蹈和歌唱
改变发生在2022年秋天,三李小学申请到了“芭莎·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随之而来的芭莎美育教室和美育物资也很快落地,这间教室便成了校园里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对孩子们而言,这间教室里不仅有多彩的画笔、丰富的绘本,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充满活力的创意,自由自在的创作,不受拘束的表达,这些也正是滋养孩子们童年的重要养料。
  ● 画作和日历结合,实用与美学兼具
“在美育项目到来之后,我觉得整个学校的气质都变了,因为孩子们会‘打扮’自己的校园了。你看学校走廊里,教室的白墙上和黑板报区域,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原本灰蒙蒙的校园,一下子鲜活起来!”郭校长一点一点看着校园在孩子们的装扮下变美,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变化,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被大家看见,他们内心会生出自信的新芽,这颗嫩芽会在一次次鼓励中茁壮成长起来。
  ●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文明校园标语用来装饰校园
这块黑板大小的展板上,讲述着不同节气的画作、有色彩和形态各异的旗袍黏土画、有意象派的水墨画……映照着孩子们在芭莎美育教室里,想象力的无限放飞。
  ● 芭莎美育教室里五彩缤纷的展板
身为语文老师,相较于读和写的传统教学方式,郭校长更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不论遇到多淘气的孩子,只要听到好玩的故事,他们都会被吸引。”但在过去,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异常复杂。她需要先选定适合不同年级的孩子们的故事,然后从网上找资料下载打印在纸上分发给孩子,但黑白画面很难吸引孩子们,所以还需要把故事做成PPT,在课堂上放给孩子们看。
现在有了“芭莎·课后一小时”项目提供的美育绘本,我可以直接选用合适的绘本,孩子们能够亲手捧读自己喜欢的绘本,他们也更愿意主动去探索故事了。哪怕绘本没有拼音,有趣生动的绘本插画也能够让他们猜一猜故事的情节,为了搞清楚故事的内容,他们也会自发查字典,互相帮助拼凑,想把故事听完讲全。
  ●郭校长带着孩子读绘本
郭校长还分享着孩子们让人惊喜的改变。“阳阳(化名)是个刚读一年级的小朋友,刚来学校的时候,他不认识几个字,一上课就坐立不安,让老师十分头疼。我就想了个办法,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跟我一起读,谁不想幻想变成宇航员遨游太空呢,谁不化身小小英雄拯救世界呢,成为故事的主角后,他发现有意思了。”
“现在,他会主动来跟我讲故事,并且信心满满地跟我说,自己要把芭莎美育教室里的绘本都读完。后来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发现他的写作和阅读进步非常明显。”
孩子们身上点点滴滴的变化,郭校长都记得一清二楚。“不仅如此,有次一个老师很激动地跟我说,他们班的黑板报竟然是一个平日里非常腼腆的小女孩主动请缨画出来的。”
  ● 孩子们在芭莎美育课堂上
原来是在一次次美术课的浸润中,小雨(化名)惊喜地发现,原来内心的表达并不一定要靠说,也可以靠画的。从那之后,她在画纸上遇见了一个新世界。无论是美术课上,还是课后时间,她总是自己在涂涂画画,细心的老师发现她的画里有“话”,老师将她优秀的画作展示在走廊和教室里。受到鼓舞的小雨,有了新的目标,她跟老师说自己想认真画,要参加本学期举办的“六一”美术展览活动。
  ● 在画作中,看见孩子们因为美育产生的变化
看到美育效应真实地落在校园环境上,在孩子身上发生时,郭校长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和尝试,如何让美育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如何让美育持续地影响孩子们。
去年10月,郭校长参加了芭莎公益举办的乡村校长访学。此次访学之行让郭校长有了更多想要实践的美育构想,要开辟一块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美育基地,要邀请当地的手艺人来到校园跟孩子们交流,还结合自己的本土资源和文化创办自己的校园特色。
  ● 郭校长参加2023年校长访学
“回到学校后,我就赶紧把新的想法落地了。我在学校开辟了一块美育教学基地,作为开放美育空间,孩子们自己管理和美化这片土地。他们自己按照作物生长季节,选择要播种的农作物,他们还当起“小小园艺师”,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生长特性排列组合,想办法让这片土地看起来整洁又美观。我看他们播下了大葱、生菜、西红柿的种子,这可都是他们爱吃的。”

  ● 孩子们自己亲手锄地、播种
“蔬菜慢慢长起来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美术老师就带着学生去观察根茎叶的长势变化,还都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美育和劳育也就完美结合起来,并且产生了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这也是郭校长希望实现的美育实践的效果。
郭校长还在持续践行着其他的美育想法,孩子们真实地经历着呵护生命成长的过程,学着用图画、用文字记录,而这正是润物细无声的美育。
- END -
* 图片来源:本期项目校校长—郭亚平
📑
监制:CY

责编:哲Zhe
撰文:Zz
排版:Zz&Tong
📖
推荐阅读
 ✦ 
点击【阅读原文】👇 
助力孩子们的美育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