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培育一批高端品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品牌,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消费体验创新方面,逐渐从追赶走向引领新一轮的世界工业和消费潮流。
为将品牌与创新进一步注入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凤凰网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深圳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联合推出“湾区品牌力量”专题,从品牌故事、品牌出海、品牌变革等角度,对话湾区100位知名品牌企业家,讲述湾区品牌故事,诠释湾区企业家精神,打造中国优质品牌群像,提升湾区品牌国际影响力。近日,凤凰网广东采访到创维集团创始人、创维汽车创始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黄宏生。 
中国制造业将通过新能源汽车赛道崛起
忽如一夜春风来,名企开启造车潮。有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有46万家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势头强劲,战火硝烟四起。
【首席访谈】我看到了一个数字,有人说到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企业有46万多家,所以还有评论文章说过不了多久可能8成(企业)都给干掉了。您做开沃应该是12年了,那个时候就很看好这个赛道?
【黄宏生】这46万家里面包括了零部件企业,包括电池、电池材料,整个产业链有46万家。可喜的一面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赛道在全球崛起。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的比较晚,主要还是迎接外国品牌,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是在传统燃油车方面中国企业没有优势。但是双碳的伟业来了,新能源汽车中国布局得非常早,20年前就布局了。那么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产业链,这对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是一个重大的利好。举个例子,2021年中国汽车的全球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台。
【首席访谈】这个里面主要是以新能源车为主,还是?
【黄宏生】增量都是新能源(汽车),当然之所以有这样的突破,是因为中国的这么多企业看到世界的趋势,中国整个的在碳排放,未来生活生态改变的巨大的需求量,所以敢于投入,建立在艰苦奋斗,激烈竞争(上),才有这么一个初步的可喜的成果。
这个成果是在高度竞争,人才竞争、产业竞争、资本竞争、技术升级竞争等等方面才有这么可喜的局面。那么对企业来讲,当然是一个痛苦历练,你刚才说的20%,有哪些20%的企业会生存下去呢?这确实是一个最大的产业悬念。
造车源自内在深度的产业延伸和竞争力
在带领创维进入中国彩电行业前三强后,黄宏生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跨界创立开沃汽车集团,战略布局汽车赛道。十年磨一剑,2021年,“创维汽车”品牌诞生。 
【首席访谈】我们看到好多都属于是跨界造车的了,创维以前是彩电大王,现在也跨界进来了。
【黄宏生】因为新能源汽车本质上它是一个移动的智能产品,包括智能家电、智能IT产品,所以所谓的跨界都是做互联网产业,其实虽是跨界,但它内在是有深度的产业的延伸和竞争力的这样的一个发展。
【首席访谈】它本身都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黄宏生】那么为什么进入这个产业?第一,这个产业跟我们智能家电的产业属于一个大的河流,软件智能化的这种结构的升级是一脉相承的,这是第一个在技术上并不是隔行隔山的那种封闭。
第二点,从事家电行业的企业的人事,对消费者的这种升级的需求是有非常强烈的触摸和牵引的。
创维造车不是一时冲动
【首席访谈】这几点也可以理解为创维进入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吗?
【黄宏生】现在全球过去十年的汽车的销量大概是9000万部一年,中国大概2000万部,但到了全电动化的新能源时代可能会翻一倍。从智能家电到智能出行,创维三十四年的积累,首先是技术积累,软件的平台的积累,可以在移动汽车上、电动车上大放光彩,这是一个。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品牌的优势,创维每年现在像激活用户有1.5亿用户,天天使用创维的这些APP平台,如果这1.5亿家庭,10%选择创维汽车,是不是1500万部?
这个是有巨大的流量,所以归结起来创维下决心十年前做汽车是有备而来,不是为了一时的冲动或者是因为资本的呼唤,而是顺应亿万家庭生活品质提升的呼唤。
中国汽车长期以来不被世界认可
创维也要造车?一时间,惊讶声、质疑声纷至沓来。关上喧嚣之门,再次躬身入局,创维开始抒写新的商业叙事,跌宕或欣喜。
【首席访谈】刚才分析了那么多优势,但同时这12年相信也是一个不断地解决短板问题的过程。比如说汽车的核心技术芯片,比如说电池,比如说产能等等,您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来化解这些难题?
【黄宏生】我们在打造团队的过程中也付了巨大的学费,最早我们就想西方的月亮是圆的,所有的技术都是来自西方,所以我们到美国的底特律。
【首席访谈】汽车之城。
【黄宏生】对,用高薪、股份(聘请)这些高管人才,当然都是我们华裔的,回国创业失败了,为什么失败了?第一,底特律本身的转型没有硅谷快,我的团队还停留在燃油车的思维,所以在面临电动化、智能化里面,显然慢了一拍,产品力不行一切都是零。
后来我们也寻找一些大央企里面的团队,就是屡败屡战了,也不容易,因为我们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燃油车都是靠跟外资品牌合资的。
后来我们是在新能源汽车创业的企业里面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所以第三次才把汽车做到能够叫做让消费者接受。所以是在寻找人才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的曲折。
【首席访谈】我看到资料说今年咱们创维这个汽车,它的销售量的目标是3万部,这个是您给团队定的吗?
【黄宏生】这是我们团队上下互动,由团队最后提出来的,因为我们现在看到面临的两个大的机会,一个是电动化,另外一个就是混动,创维也刚刚推出一个新型的混动技术,跟丰田的普瑞斯的那种弱混不一样,我们是强混。然后纯电动比方能跑200公里,再加上燃油动力就能跑1200多公里,第一电池现在能涨,电池的消耗量可以大幅减低,对电池的依赖成本可控。
【首席访谈】这种技术升级的实力也是您觉得这个目标可以完成的一种底气。
【黄宏生】我们创维汽车现在海外销售了42个国家,也通过了欧盟认证,那么我就觉得这一点的话真的是令人向往。
中国汽车之所以长期以来不被世界认可,因为一个是你没有什么核心技术。
第二,你的整个无论是价格、性能比也比不上低端的、中端的,更比不上高端的,但是中国创维汽车智能化和它的这种动力,广泛被42个国家的用户和经销商接受,所以未来的海外出口量今年也会有很大贡献。
以新能源汽车领军品牌“特斯拉”为榜样
【首席访谈】您觉得再过若干年,我们创维汽车应该成为新能源汽车当中的什么标志性的这么一个牌子,内心有怎样的定位?
【黄宏生】当时我们90年代做电视的时候,我们就盯上索尼,以索尼为标杆对标。当时我们的价格优势比跨国公司更有优势,结果实际上花了15年的时间,我们就追赶上了索尼,当然还包括日本品牌松下。
那么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到来,领军的企业是特斯拉,所以我们是以特斯拉为榜样,追赶超越。
重新出山,因为追求持续的快乐
“创维汽车”品牌诞生的这一年,黄宏生65岁了。创业半生、功成名就的他,选择继续燃烧30载。
【首席访谈】您做汽车品牌的时候应该是有65岁左右的年龄,完全可以过很悠闲的自由的生活,您为什么还要重新出发?
【黄宏生】我是退休了以后,觉得享受不到退休的悠闲,才重新出山的。相比吃喝玩乐的悠闲和对事业的持续的追求,我感觉到事业的追求更有持续的快乐。
做新的赛道新能源汽车,我就开着我的电动车,我就是追求速度的,一会超了宝马,一会又超了法拉利。电动车超速很快,见缝插针地在高速在马路上有那种超越的愉悦感。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因为我开了电动车感觉以后可以提前预防老年痴呆症,这是第一个快乐。
第二个快乐就是我以前血压很高,肠胃病无法稳定下来,归根结底的原因是长期睡眠质量不高,睡不深,因为压力大、焦虑,整天在市场上搏斗。我坐了电动车以后偶然发现在电动车上睡觉可以深度睡眠,因为它没有排放,隔音好,没有发动机,开着空调很爽,所以我半小时之后闹钟起来,心情非常愉悦。
电动车智能化不断地提升,然后看到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软件的升级比较快,还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感觉受到很大的鼓舞,因为我们的快乐,企业家本质上像稻盛和夫说的要利他,你这个利他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真正的为你的消费者,为你的家庭带来这种惊喜和福报,而电动车确实是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福报。
给自己设定30年计划 2049年退休
【首席访谈】你有没有给自己这次出发设定一个工作目标,比如说今年65了,大概完成什么样的工作业绩?
【黄宏生】我设定了一个叫做30年的计划,2049年退休。
我们做企业界的也非常期待或者参与中国的第二个百年的伟大目标,是2049年对吧?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的话是要培养企业家和培养企业家群,去让年轻的80后和90后担当更大的重任,让他们担负起未来创维发展的这种使命,培养企业家是最重要的要素。 
金钱至上的代名词是高风险
作为勇敢前行的连续创业者,黄宏生集“专注”与“归零”于一体。他的创业经历无疑给后来者们提供了范本参考与精神激励。
【首席访谈】我看您是在32岁左右,做到副厅级的干部就不做了,去香港那是第一次创业,感觉您这半生一直在很忙碌的创业的过程当中,其实您本身就成了无数后面年轻人的榜样,也有很多人应该是以您为榜样在进行创业。
【黄宏生】生活的阅历不断地践行,然后让自己不断地吸收这种养分,选择最合适的道路。因为我们海外生意也做得很多,然后也认识很多的这些制造业,还有各种企业的这些老板们,很多人就说赚更多的钱来海边买套房子,结果,光追求金钱为先的这些企业家们很多都倒了,很多人赌场输得一塌糊涂,所以金钱至上的代名词是高风险。
另一种情况就是没有这种事业的持续追求,也阶段性地消失了退出了。企业家他需要有价值观,也就是说它走向赛道是叫自我实现,改变世界,哪怕改变个电焊头,改变个收视率,改变一个宽带,这都是改变。在改变中他享受过程和结果的快乐,是对他生命的一个回报。
另外一个的话它就能够跟整个世界的文明同频共振,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前进,这样的话他的人生更加宽广和喜悦,这就是稻盛和夫95岁了,还满面笑容,身上都是福祉,这是快乐的人生的一种方式。当然休闲也是一种快乐,退休了钓鱼也是一种快乐,但我的快乐是这种持续的自我实现的一个快乐。
创业者要长期拥抱苦难
【首席访谈】刚才您的这一席肺腑良言也可以理解为给后来者年轻人给您的粉丝的创业忠告吗? 
【黄宏生】给粉丝的忠告有一个重要的一点叫:苦难人生和苦难辉煌。
选择创业是非常艰辛,九死一生的。因为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面,所有的产品跟服务都是过剩的,除非你的服务有差异化,在同行中有优越、个性化,或者是价格性能比能够吸引消费者或者用户。大部分的人都还是靠勤奋努力、长期坚持才有的结果。
所以对大部分创业者来讲有那种长期坚持精神的,首先面对的是苦难。 
因为你对苦难很恐惧的话,你压力大,最后你会犯错误。如果说你跟苦难心平气和,你知道你这辈子离不开苦难的了,那就相处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平气和带着爱心,最后感动大地,赢得胜利。
所以我对创业者最重要的忠告就是要拥抱苦难,在苦难中享受突围的快乐和幸福感。
—END—
出品:首席访谈
总监制:许浒传
监制:刘佳一
导演/制片:黄敏
艺术指导:赵鸿福
主持人:董超
文案:林九
剪辑后期:廖泽宁
视觉设计:雷保民
推荐阅读
【点亮数字中国】——凤凰网广东“数字化”主题系列专访
【跨界融合 互联共生】——凤凰网广东智能家居主题系列专访
【湾区品牌力量】——对话粤港澳大湾区100位知名品牌创始人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