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可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和托福、雅思顺利分手,不少小伙伴真是要熬秃头...学英语的基本功就是要背单词,然而真实情况却是:前脚背后脚忘,词汇量还停留在“abandon”,可就算你雅思考了7.5,到了国外还是会发现,自己的英文水平可能跟不上国外大学课堂进度......
From 雅思哥
微信号:ielts365
坐在新西兰塔卡普纳海边,看着application to repeat a failed course的表格, 内心除了绝望还是绝望,全班同学都毕业了,就剩下我一个。

这是我第三次fail了,academic的课程fail了两门,non-academic的实习居然也fail了。
国内的亲人朋友没有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我收到的信息都是要加油,要努力,从考雅思到在线创业,头上的白发,眼角的皱纹,35岁的我真的不再年轻,我拼了一路却还是fail。
所以,今天想总结一下自己fail的原因,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本人就读的是教育专业,雅思考到了7.5。
但是,我长期以来英语一直没有用于交流,只是用来学习加上考试,导致在全英环境下经常出现交流失误的现象。
Dashboard上的通知闪现好多遍,我印象依然不深;迟来了一周,错过了tutorial, APA reference还没搞明白,作业就交上去了。
两个半小时的课程,我能听懂的不到三分之一,去国际学生支援中心, 同为华人的tutor特别惊讶,因为她用英语说的指示我反应得非常慢,还经常理解错。
上课的时候,lecturer在用英语读一段文字:
If you are in advantaged situation, please step forward, if you are in disadvantaged situation, please step backward. 
我听懂了三个,一直往后退,听到一句Are you bilingual?我终于往前跨了一步。
再后面的,听不懂了,傻傻站在那里,教授走到我面前,一脸的同情和无奈。
最惨的是艺术课上,教授居然用英语教我们弹尤克里里,我完全傻眼了,很多时候,我都需要先看看别的同学做什么,才能知道自己该干啥。

第一次去Dashboard上面上传作业,整个人都是傻的,从来没有这样交过作业,连文件名该用什么都不知道。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看着班里年轻的同学一手敲击键盘一边听课,可是我做不到,我顾了听就顾不上写。
与国内反复强调要点不同,西方大学的讲师课上不会反复强调,40分的大作业我们拿到sample是博士写的,看都没看懂。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没有跟同学讨论的习惯。
没搞清楚什么是reflective writing, 把作业当作雅思考试了,自己一人独立完成就交上去了。 
拿去我们的dean那里,他说:
Yan, this is assignment, not test, you can discuss with others. 
因为一直以来写作还可以,就没有和别人讨论。
而且同学们都太年轻了,我不好意思。可是没想到西方的lecturer看的不是你的表达,而是你的思维,你critical的能力。
我以前从没有这样训练过,加上课程内容不是很明白。
于是,我在复活节的前一天在dashboard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分数——44分,我哭得肝肠寸断。
可我已经没有退路了,该怎么办呢?
因为幼教的graduate diploma一年要学包括实习十门课,后面的课程实在太集中了,三门课作业堆在一起的时候,整个人都忙的天昏地暗。
而且所有的作业都是writing,没有客观的标准答案,没有样本供参考,在读完参考文献写东西的时候,很容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我费了好大劲终于明白了要用reading里面的内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牺牲自己观点去迎合某一个理论。
我上大学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国外大学里的lecturer完全没有板书,我的成绩单上最差的就是听力,只考了6.5,全是靠刷题的,导致了交流的障碍和听课的困难。
国外强调教育者作为聆听者和观察者的重要性,而我一直忽视了听,我把重点放在了表达。

于是乎,艺术课成绩下来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自己又挂科了,17/50,。两个原因,一个是我对这些东西确实不懂,另一个是所有写的点不够细化。
第一次作业fail,我以为自己问题出在了引用和查重率上。
后面几次作业,相似率只有2%,但分数依然很低。我收到了lecturer的反馈,大意是这样的:
1、说了是sustainable conversation,但你哪一点sustainable了?
2、你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做了太多假设;
3、(几乎每一处引用后都会说)When did this study take place?或者是Can you explain more clearly ?
再比如,我写: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family should be a social group with feature of shared residence...
教授就反问道:Which definition?
所有的这些都是逻辑的失误,而这些是我在以前从没关注过的。
国外注重privacy, 我不知道别的同学的分数,更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求帮助。
第一次交作业之前,SSC的人帮我看了,在她的指导下,我才把reference改好。
我觉得我学会了,但在自己写的时候,没有养成用资料就立即reference的好习惯。
总是到交作业之前手忙脚乱的找reference。
教授看了之后无比痛心,他说你的词汇语法真的问题不大,你去借来同学的作业看一看。
另外一个朋友对照lecturer的批改读了我的作业后,也说套话大话太多,细节太少。
写在最后:
在国外挂科,就只有重修这一条路了。
我又要和家人分别好久了,这一年里,充斥着来自学业、开支甚至还有情感的压力。
和家人分别一年,视频的时候家人说:别哭了,上课听的懂吗?作业会写吗?
看着Mt.Eden学校里学生穿校服的样子,无数次的幻想我的孩子穿着校服走进校园的样子。
可是现在,我fail了,所有的许诺和幻想都成为了海市蜃楼。
当我们走出国门,挥手告别故土,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
坐在国外教室里的我们,不要忘了考雅思的辛苦,不会的要和外国同学多交流。
分享了这么多内容,希望能借此给大家先打一剂“预防针”。
还在国内的时候,可以多多训练听力,除了刷真题,也要下意识地去看一些无字幕的新闻或电影,为未来的留学生活做好功课。
加油!

本文系授权发布,雅思哥,全国十大影响力教育自媒体,知名留学导师。每日发布国内外雅思留学新资讯,欢迎大家关注雅思哥(ID: ielts365);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