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每天学点亲子|婚姻|个人成长,每天成长·进步·幸福
预约心理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心理咨询”
近期课程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课程”
那些长大后优秀出色的孩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位情绪平和的妈妈。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到位了,孩子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萨姐
作者:莲子妈
来源:爱莲子(ID:A13400669010)
01
最近有一亲戚和我拉家常,说到刚上小学的女儿,疲惫的脸上有了更深的愁容。
她说:“我最近天天九死一生,天塌下来都不及孩子带来灾难的万分之一。”
“怎么了?你家露露一向乖巧懂事啊!”
在我记忆里,露露真的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每次见到她,都很热情地打招呼。
偶尔和她交谈,会小声的抱怨,妈妈嫌她笨、话多。
“在你眼里,没有不懂事的孩子,”亲戚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刚开学就有老师反应,露露上课找同学聊天,偶尔会课堂上吃零食。班主任在微信群里点名提到这事,觉得超级丢脸。”
加上写作业磨蹭,现在看到女儿,心里就莫名的烦躁。
感叹说:“真的是越大越不听话,怎么吼她,她都不听你的,有时候真想一把掐死她,越大越难管。”
只要懂一点育儿知识,都能想到,控制好自己情绪,就是对孩子的身心保护。
02
小区有几个妈妈,很擅长给孩子做辅食,选衣服,更重要的是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是小区公认的好妈妈。
我有一朋友,就是这妈妈群体中的典范。认识她的新手妈妈都把她当育儿达人,买孩子用品,给孩子添加辅食,都会先听她给的建议。
某一天她告诉我,她其实不爱孩子。
“不爱孩子”她说得风轻云淡,我听得胆战心惊。
如果一个对孩子“吃、穿、住、用、行”等方面,谨慎有加的妈妈不爱孩子,就等同于没有几个妈妈真爱孩子了。
她说:孩子小,觉得挺可爱,挺乖巧,挺有意思的。
现在长大了一点,小情绪越来越多,动不动就哭闹,和孩子相处,越来越觉得不耐烦,时不时对孩子发脾气,甚至希望没有生过孩子。
前几天,孩子搭凳子去拿餐桌上的零食,凳子一翘,摔了下来,嘴巴磕在餐椅上,嘴唇破了好大一口子。
她看着孩子跌倒,心里第一念想不是心疼,而是——叫你不要乱翻,活该被摔!
03
有很多妈妈说起养育孩子,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不会走路之前,基本上可以百般包容。孩子会走了,会说话了,反而越来越不耐烦。
看见孩子跌倒、听见孩子哭泣,第一感觉不是心疼,而是“烦死了!”
粗鲁地把孩子提起来,或者拉到一边,极不耐烦,甚至还会威胁:“你以后再敢这样,看我不打你”或是“你以后再敢爬上爬下,摔死你我都不管。”
看见孩子哭泣,应该是心疼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耐烦”呢?
孩子摔跤想发脾气,孩子不听劝就想发脾气,听到别人说孩子的缺点也想发脾气,敢情真是孩子越大,越难管?
妈妈们为什么会有这样感觉呢?我总结出三点原因。
04
理不顺自己的情绪
不管是教孩子写作业,还是孩子磕伤、哭闹,一旦妈妈自己带了情绪,孩子也就本能地带着情绪反抗。
一个进攻,一个抵触,发脾气也就在所难免。
俗话说:两个人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如果沟通的情绪不对,内容也会给扭曲了。
所以和孩子沟通之前,一定要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不然误会只会越来越深,说得再多,也是画蛇添足。
怎样才能弄清自己的情绪,恢复内心的平静?
第一:觉察。
有关孩子的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内心,留一点空间和时间给自己,想想自己内心处于的状态。
情绪的背后,往往藏有一个失控的猛兽,一旦失控,猛兽的伤害势不可挡,诱发愤怒、委屈,进而驱使身体做出某一种暴力性动作,或者破坏!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你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第二:接纳。
在情绪来临之前,有了觉察,然后接纳自己的当前状态,就等于扼杀了情绪失控。
这个时候,告诉孩子你心情处于什么状态,是失落,还是困惑,还是心急,还是疲惫,还是心慌——
只有全身心接纳自己,才能逐渐抵达真我,也才会抵达宇宙的核心——爱。
要知道,孩子问题会带来情绪,但情绪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第三:转化。
接纳消极情绪,不是把情绪往更深处压,而是要把它转成另外的一种形式,释放出来。
比如喝一杯牛奶,唱一段小曲,大吼几句,又或是告诉孩子,你需要独处一段时间!
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掌控的妈妈,即使给你全世界最棒的孩子,也早晚会毁掉。
05
看不见孩子感受
遇到孩子出现负面情绪,孩子还没有做出回应,当妈的开始自己着急了。
比如:孩子不愿写作业,不问孩子原因,内心却在盘算“怎么说服他去做作业?”“有什么办法可以逼他做作业?”
于是就有了:孩子不做作业,就不能吃自己最爱吃的,做自己最爱做的。
不管孩子的抵触,和失落,只顾不停地注入自己的观念、想法,最后可能魔鬼附身,脾气一股脑儿往外窜。
如果妈妈可以看见孩子的不乐意,理解他,帮助他经历这个情绪,消除内心的不情愿,困扰就会降低很多。
06
较真
为孩子情绪上一句伤人的话,而耿耿于怀他的孝心;
为孩子花出的每一分钱,而思忖值不值;
在这不停的计较得失中,忘记养儿育女的初衷——健康快乐!
丰子恺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心若计较,处处怨言;心若放宽,时时春天。人生是如此,育儿也是如此!
智慧的妈妈,不计较孩子说了什么伤人的话,而是引导孩子怎么说话。 
大人一旦和孩子较真,孩子童言无忌的嘴里,指不定说出更恶意的话来,刺激着妈妈被不理智的情绪控制,往死胡同里面钻。
妈妈较真,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短处,进而责备孩子的不是。
心理学家汉斯·塞利说过:我们对他人的肯定有多渴望,对责备就有多恐惧。 
妈妈对孩子发脾气,带来的不是孩子的改变,而是排斥和怨恨!
-END-
作者:莲子妈,美国正面管教讲师,金融理财师,资深亲子阅读推广人,深谙亲子阅读之道,推荐的童书深受孩子们喜欢!善于从小事中捕捉教育的契机,给莲子和小鹿融入生活的无痕教育。来源:爱莲子(ID:A13400669010)。
我们的视频号会有导师分享心理学内容视频!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点击标题,查看近期课程安: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欢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