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还没有在《我的阿勒泰》里“云吸氧”?

想不到今年华语口碑剧集第一名是被这样一部小而精的作品拿下的。
一共只有8集,每集片长45分钟;豆瓣评分8.8分,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收视率第一名,爱奇艺会员收官一周仍位列电视剧热播榜TOP3。
央视播放《我的阿勒泰》最后两集时的收视情况。图/灯塔专业版
为什么《我的阿勒泰》能够成为今年的剧集黑马?比起几十集的长篇电视剧,集数仅为个位数的“迷你剧”,会成为长视频平台扎堆儿涌入的下一个机会吗?
为什么是《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担得起一句“未播先火”。
剧集入围戛纳电视剧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时,收到的还是业内人士的夸赞。当4月底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亚洲首映后,更多普通观众在大银幕上被成功种草,成为最早一批“自来水”。
《我的阿勒泰》北京国际电影节亚洲首映映后环节。图/爱奇艺行业速递
待到播出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方公众号罕见地为一部电视剧“打call”,在开播当日发文推荐《我的阿勒泰》,这也是网络剧首次登上中央广电总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
“追剧日历”对于《我的阿勒泰》几乎显得有些多余,爱奇艺VIP只花4天,就能追完这部剧。
但它的后劲却久久不散,不仅直接为阿勒泰预定了今年的旅游目的地“顶流”地位,更让无数观众回味无穷,一位豆瓣网友写下评价:(看剧后)我好像潮湿的腐木,晒到了阳光。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故事围绕自然、质朴的北疆风土人情展开。
其芬是豆瓣签约作者,认为整部剧极好地还原了书中那种朝气与生命力,“在演员、画面、音乐等各个层面与细节之处都显示出了很大的诚意,是电视剧中的一股清流”。
而至今还没舍得看完全剧的林纤纤,对于该剧的感受更加个人化。她选择用“点到为止”来形容这部作品,不管是哈萨克族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还是剧中男女主角未曾发芽的感情,都以一种轻柔的方式反复揉搓她的神经,然后淡然地消失,仿佛只是一瞬间的出神。
导演滕丛丛曾在访谈中提到,自己想要传达的是“那种自由、豁达、不被别人眼光和评价束缚的人生”。林纤纤对此深以为然,她说“一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自在的人,过着这样自由的生活,我就常常会被这部剧的‘气氛’感动”。
正如原作者李娟所写,新疆这片土地“泥土还不熟悉粮食,道路还不熟悉脚印,水不熟悉井,火不熟悉媒”,对于观众来说,剧集呈现的生活既遥远又新鲜。
年均审阅加自看剧集数量超过150部的影视行业从业者王宇给出了更为理性的总结,他认为《我的阿勒泰》具备了一部高品质作品出圈的很多要素,生活化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相对“异域”的空间,在优秀制作团队对于内容工匠般的雕琢之下,马伊琍、周依然、于适等本就具备一定市场号召力的演员演绎之下,再加上动人心魄的自然风光和哈萨克族人文之美,给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呈现了一种不疾不徐的生活状态,舒适而疗愈。
不可忽略的还有,剧集在五一假期后开播,旅游归来的打工人们正好需要这样一部作品延续出游时的心境。而同期市场竞争者中几乎只有一部优酷的《新生》(女主角也是周依然)热度较高,《我的阿勒泰》本身气质独特,二者并不构成直接竞争。
“好作品就这样被更多的人看到了。”王宇说。
迷你剧是什么?
在评价《我的阿勒泰》时,不少人提到了“电影质感”,而这个评价上一次也被用在了去年的《平原上的摩西》——一部同样不足10集的迷你剧身上。
《平原上的摩西》导演张大磊,曾凭借电影处女作《八月》斩获金马奖最佳影片。而《平原上的摩西》也是世界顶级电影节的座上宾,是首部入围柏林电影节剧集单元的华语剧集。
《平原上的摩西》的幕后班底包括监制刁亦男、摄影指导吕松野、剪辑指导廖庆松、声音指导郝钢、音乐指导半野喜弘等,每一位的代表作都在电影圈里掷地有声。
而《我的阿勒泰》导演滕丛丛也是电影导演出身,上一部作品是影片《送我上青云》。该剧汇集了一支优秀的主创团队,采用4K超高清拍摄、HDR监看控制画面曝光与色彩、杜比全景声音效设计,包括音乐在内,呈现出了电影般的视听效果。
图/爱奇艺行业速递
这两部具备电影质感的迷你剧都来自爱奇艺灿然工作室,出自同一位制片人齐康之手,只是二者的命运不尽相同。
《平原上的摩西》播出后叫好不叫座,不是典型的悬疑类型大作,只成了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小冒险。倒是《我的阿勒泰》,一炮打响了爱奇艺最新推出的“微尘剧场”,给并不算新的“迷你剧”形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要说“爆款”,《我的阿勒泰》在爱奇艺恐怕只能说是“普通”。
王宇指出,爱奇艺通常意义上的爆款是指站内热度破万的剧集,即使是更早开播的爱奇艺迷雾剧场作品《不可告人》,站内热度也超过8000,在《我的阿勒泰》的最高热度7200之上。结合爱奇艺站内给的宣发资源,《我的阿勒泰》也就是正常水平。
“一个会跑电影节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是准备走品质路线,赚口碑的。”王宇解释说,如果真要刷热度、抢播放量,那一定会把剧集首播放在平台内。而《我的阿勒泰》比起《平原上的摩西》颇为肃冷的风格,更加日常化,具备了更多出圈的条件。
在欧美地区,迷你剧是一种常见形式,国内则相对较少,此前只有台剧有过较多的作品,比如前段时间引发关注的《不够善良的我们》就是一部8集迷你剧。
制片人齐康表示,迷你剧将会是未来国内最重要的剧集形态之一,这也是一种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验证过的、符合商业逻辑和观众需求的内容形态。
更短的集数,更精良的制作,迷你剧能够成为下一个内容行业的风口吗?
迷你剧,能火吗?
用户看剧的时长是有限的,一部只有8集、只播4天的迷你剧,天然就不具备吸引用户付费并长时间停留在平台上的能力。
要想依靠《我的阿勒泰》带火“迷你剧”,恐怕暂时还不太可能。
文化行业投资人吴晓认为,这样的自制剧通常是依靠一笔经过测算的项目固定投资,而非按集付费制作。平台并不以赚钱为目的,更多还是为了转化为口碑,进而加强观众对于内容平台的信任感和忠诚度,由此留住更多的付费会员。
至于爱奇艺专门为迷你剧打造的“微尘剧场”,更多也是基于迷雾剧场的成功,持续以“剧场化”形式打造平台的品牌,占据迷你剧这条赛道。吴晓指出,“对于一个综合性内容平台来说,即使是小众观众的需求,也有得到满足的必要性”。
日前,爱奇艺发布最新一季度财报,连续8个季度实现正向的运营现金流。
但在2019年会员数破亿后,爱奇艺会员订阅数就不再有明显增长,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日均会员订阅数已经低于2022年同期。今年一季度起,爱奇艺不再公布会员数。
但在营收同比下降5%的情况下,运营利润与运营利润率都有所增长,也就是说,爱奇艺更能赚钱了。
吴晓评论道,即使会员数不再有空间,但爱奇艺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再创新高,说明涨价后的会员费用已经为绝大多数用户接受,爱奇艺作为长视频平台头部的地位相对稳固。
更何况,爱奇艺的“降本增效”卓有成效,一季度的总成本和占据最大比重的内容成本都呈现同比下降趋势。
前爱奇艺员工、资深平台策略陈思表示,降本增效具体到内容制作层面,就是尽可能地精简项目数量,并提高内容品质。《我的阿勒泰》这样的项目,就是在严格的项目管理下诞生的、挑战平台主流受众观看习惯的品质之作。
更重要的是,内容创作从来都无法以打造“爆款”为目的,也不以时长分高下。
王宇表示,迷你剧只是一种内容形式,并不代表所有的故事都要压缩在几集的剧情之中,还是取决于内容本身的体量与故事的丰富度。对于观众而言,他们想看的不过是“脱水”的东西,“《甄嬛传》有76集,大家不是到现在还在刷?”他笑言。
吴晓进一步指出,长视频平台的逻辑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大量优质的内容供给带来收益,赚钱之后才会有动力去做更好的作品。不管是Netflix还是爱奇艺,各具特色的创作者与更多样的内容才能为平台带来多元与差异,并在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吸引更多的付费用户。
迷你剧或许暂时还只是起步阶段,但短平快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我的阿勒泰》,带来更好的不被“注水”的内容消费体验。
(应受访者要求,王宇、吴晓、陈思均为化名。)
作者:梁婷婷
编辑:田纳西
班编辑:屈博洋
「点击即刻拥有我兔手机壳」
有意思报告视频
推荐阅读
无数人青春年代的珠宝品牌,卖不动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